走进名著,细读感悟

“观三国烽烟,识梁山好汉,叹取经艰难,惜红楼梦断。”
古典四大名著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凝聚,是历史文化传承的载体,让学生阅读经典名著,不仅可以帮助学生在更加广阔的知识海洋中遨游,也可以实现文化传承的目标。
温大附小五(4)彩虹糖中队的陈王文老师从教材出发,以名著单元为依托,让学生们走进名著,进行了“四大名著”阅读系列活动。
怎样引导学生进行整本书阅读,让中国古典四大名著的阅读更有效,更丰厚呢?寒假伊始,陈老师根据共读的书目,精心设计了“小积累·大阅读”导读单和阅读单。导读单里有故事引读和作者简介,可以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,让学生对共读书目有了初步的了解。阅读单项目更是多样,有师徒四人性格弱点、孙悟空名字九宫格、妖怪九宫格、三国歇后语摘录、红楼人物形象分析等。这些阅读单不仅能帮助孩子们理清整本书的思路和人物脉络,还锻炼了孩子们的思维能力和想象能力,在阅读、思考、设计的过程中深入地理解人物形象的特点。
爱憎分明孙行者、神机妙算诸葛亮、多愁善感林黛玉、武艺高强行者武松……四大名著中的一个个人物随着深入阅读走进了孩子们的心中。学生们根据个人意愿和喜好,针对自己的阅读感受、思考过程等制作了精美的阅读单微课。每个微课都有学生们独特的阅读体验。他们观赏雄浑壮阔的历史画卷,绘制了清晰的三国人物关系图;结识鲜活个性的人物群像,摘录了妙趣横生的歇后语;他们为西游的天马行空而拍案叫绝,为红楼的儒辞雅句而叹为观止,这些都是因为阅读而遭遇的美好。
结合课文教学,陈老师又针对每篇课文设计了不同的写话练习,如读《草船借箭》,选择课文中感兴趣的人物,通过性格概括、具体事例说明、对这个人物进行分析与评价等,写写“故事中的人物”;读《景阳冈》,结合当时的社会背景,注意作者对人物的介绍和评价等,了解其他的梁山好汉,制作“梁山好汉卡”;关注语言,跟着名著学细节描写,从欣赏名著的外貌、动作、神态、语言等细节描写入手,试着将某一情境写具体。
具体事例写人物性格
制作梁山好汉卡
“关注言语,跟着名著学细节描写”课堂笔记
单元学习结束,学生们绘制出了一张张色彩斑斓、创意十足的阅读思维导图,这不仅提升了他们阅读的理解力和空间想象力,更让他们的阅读有了质的飞跃!
阅读思维导图
学生们又在“快乐读书吧——读名著”的基础上开展了名著二次创作活动——“演名著”。
为了这次课本剧表演,孩子们课下做了好多工作,自由组成小组,商量选哪篇文章和哪一部分演课本剧?怎样把课文中的叙述语言改变成剧本式的人物对话?可以加上哪些表情和动作?需要准备哪些简单的服装道具?谁适合演的角色?商量怎么表演?怎样上场下场?商量好后,再分角色进行排练。
在经过充分的准备后,学生们表演了自编自导自演的课本剧,再现妖魔鬼怪,尽显人生百态;演绎梁山好汉,书写义气豪情;看浪花淘尽了历史英雄;读满纸写不尽的人间辛酸。
通过一系列以读带写、以写促思、以思促演的“四大名著”阅读系列活动,学生们的思维得到了发展,能力得到了提升,表达了对名著的理解和感受,也表达了自己独特的感悟,更拉近了学生间阅读的个性差异。
来源:2017级4班彩虹糖中队
审核:校办公室